东野圭吾《信》?
这本书,读到结尾平静了一些,但我仍然得说,它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
不知道是作者本身价值观的问题,还是他沉浸到创作情节时犯了一个错误,导致这本书简直没法看。
究竟是何种想法,会让作者认为,在主人公做出“为了几千日元帮陌生男人给唯一关心自己的女生下药”这样的事情之后,读者们仍然同情他的遭遇,仍然愿意跟随他的成长和变化,仍然会设身处地地感受小说的情绪?
我们可以接受一个人在相当的遭遇之后变得冷酷无情,变得敏感懦弱,甚至变得阴险下流一副小人模样,但到主人公这般的行为,不要说比不上他的杀人犯哥哥,甚至连人都算不上,所谓虎毒不食子,是相似的道理,这样的人物已经丧失了被社会原谅和接纳的资格,更不配得到读者的同情。
就这样的人,竟然还拒绝了中条的百万日元“分手费”。
人物形象塑造成这样,一会儿正义凌然,一会儿卑鄙下流,一会儿可怜巴巴,一会儿道貌岸然,再一会而不择手段,东野圭吾的笔力和社会洞察力都写到狗身上去了?
这样的人可以是一个昙花一现的小人,但绝不能是一部长篇小说的主人公。
开始的一部分,看到刚志的信,还挺令我感动,后面的拖延和发散也还可以容忍,即便期待着一个悬疑的情节,但鉴于文字间的精彩,和对现实主义题材的兴趣,也还可以坚持,直到看到这一幕之后就完全看不下去了,之所以看完的唯一动力,就是想着看完之后来骂它。
也不得不让人怀疑日本的社会文化和国民心理,即便哥哥犯罪对一个人的影响姑且可以接受,但这部小说处处体现出的情感只能让人感到恶心。
小说所要表达的思想,或者说想要引人思考的部分。作者将“礼貌的歧视”描写到了极致,甚至想方设法也要让主人公难以摆脱,但谈到生活哲学,一会儿要逃避,一会儿要坦然面对,突然又与哥哥断绝关系,一转眼又要道歉赎罪,结尾甚至还要戏剧性地唱歌慰问表演。倒不如说作者本身也是思想混乱,一团乱麻,完全不知道该怎样去给这样的情节做结局。
长期浸淫于犯罪动机的研究,整天陶醉在对恶的想象,误把小人心理当作大众共识来驱使,写出了这样一部除了让人感到恶心没有丝毫价值的犯罪题材的现实主义小说。
东野圭吾,也只适合写写悬疑推理了。不要高估了自己。
PS. 暂时不会看东野圭吾甚至日本小说了。一个无辜的日本人站在我面前,我会尊重他,但对于日本的文化和国民心理,还是小心为妙。一个小气的民族,当他讲忠诚时,是偏执的;当他与人沟通时,是细腻和敏感的;当他要使坏时,是阴险的。这种看法是武断的,只是拘泥于我目前所接触到的来自日本的细枝末节,但也确实是我当下的看法。
2023.09.19